【《财经网》/北京】决定国家卫生服务效果的医疗人力资源建设,在中国面临医学教育与临床应用脱节的问题。2009年3月31日,教育部、卫生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强调医学教育要以医疗卫生人才需求为导向。
《意见》指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适时修订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其中,加强人文教育与德育,提倡临床实践被着重提出。
对于部分医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意见》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特别要加大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
《意见》强调,举办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应使医学类专业在校生数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床位数之比达到1:1,毕业实习生的生均实际管理病床不少于六张。在高等学校医学教育认证工作及教学水平评估中,要加强对临床实践教学的考察。此外,要有计划地安排医学生到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后医学教育也是临床医师培养的必需阶段,《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
卫生部部长陈竺此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三年之内能有一批住院医师下到县医院,甚至更基层。如果全国2000多个县医院,每家医院都有几个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缓解。
为了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意见》提出,各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与同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中央财政从2008年开始,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医学本科生的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予以大幅度提高;中央财政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将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医学教育予以倾斜。教育部将把地方对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情况作为审批医学类专业(指毕业生可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专业)的重要指标。■
(《财经》记者 刘京京)